日前,震惊中外的这场窑奴人道灾难,山西黑窑黑奴案越揭越让人们惊心动魄,所显示出来的内幕也越来越令人发指!到目前为止,连河南电视记者暗访所见的200多童工大部分都不见了踪影,郑州巩义一位女网友前天探访了一个出现在解救名单上的孩子,但他是郑州警方从郑州郊区的砖厂里救出的,根本就没到过山西!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很有可能:所谓的解救,根本上不过是一场欺上瞒下、应付差事的作秀!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山西黑窑黑奴案的实质问题?
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什么人间"奇迹"都可能创造出来, 什么罪恶都可能会发生,“黑窑”“黑奴”也不例外。河南电视记者暗访所见的200多童工,他们究竟在哪里?据有网友透露,“黑窑”的“黑奴”人死了怎么处理?大家在网上看到的活埋啊,将窑工打晕扔到飞速旋转的搅拌机里……,那些都是做样板的,主要是给其他干活的人看到,吓唬大家。其实更多时候,人死了就直接扔进砖炉里烧了,烧不化的怎么办?拿出来弄碎了拌在泥土里做砖。
(详见: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_1_1703914.html)
中国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惨剧,对付自己的同胞竟然如此丧尽天良!记者暗访所见的200多童工的命运不堪设想。因为,窑主和地方当局都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他们罪恶的证人,这些小孩子一旦被解救,他们的罪行就更加严重。加上孩子的力量很小,易于处理。每个童工对他们都是一个威胁。还有很多理由促使着窑主和当局恶势力及其他们的保护伞必然要对孩子们下毒手!
毁尸灭迹是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惯用的手法,火烧死人成本也最低,只要将童工们往火红的砖窑里头一扔,处理得一干二净和最不易给发觉。中国《维权联盟》认为,以黑窑主及其帮凶和后台,凭从揭露出来他们令人发指的所作所为来看,毁尸灭迹他们也肯定一样做的出来!孩子们的生命难保了!如果真的发生杀人毁尸灭迹这种事,将童工们灭口,那么,当这事被暴露在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面前时,山西当局以至中央政府,你们是如何的收场?难道你们真的不怕有一天被国际法庭追究“灭绝人类罪”吗?你们以为文明世界会对这种惨无人道的事情视而不见吗?
中国《维权联盟》认为:山西地方政府之所以迟迟不行动,就是要给那些犯罪分子时间消灭罪证。据网友透露分析,“记者看到那200多人,根本就不是转移到外地去做工去了的,而且直接转移到另外的窑里直接烧了。”对此,中国《维权联盟》强烈要求,对记者暗访所见的200多童工的命运,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对那些还在失踪的人,山省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必须向全中国人民交待清楚。
山西某些政府的高官,在他们管辖下的地方,居然有人公然敢在市井闹市拐掠人口,拘役为奴,真正的是骇人听闻,丧尽天良。这种反人类的罪恶,没有地方政府的默许,谁敢这么大胆光天化日之下奴役儿童?通过当地政府找人?能找到吗?现在解救记者看到的200多人的最好战机不复存在了,要是他们真的给灭掉了,山西的官员们必定给永远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要是山西省的高官还有点良知,请立即动用外省市的刑警、特警乃至其他武装力量去救出他们。如果这些领导麻木不仁,本着大事花小,为掩盖丑闻而不作为的,这些人越是不可能找得到了,他们现在生死未卜!迟一天解救就多一份危险。救救他们吧!
因此,中国《维权联盟》要求,由全国人大介入全面调查山西“黑窑”“黑奴”案,并允许开放民间组织和各民主党派的介入调查和向受害人提供人道援助,同时要求山西省政府高层官员辞职谢罪,至少那几个与案有关的县市的党政一把手主要领导要立即辞职。只的这样做,才能够对全国官场都有威摄力,中央政府才能因这山西黑窑黑奴案挽回中国人民失去的民心,胡温的依法治国的国策才可能真正的实现。
最后,让我们全中国人民为这些失踪的孩子们祈祷吧!我们人民的生命不能成为繁荣和谐稳定大厦的“骨砖”!
中国《维权联盟》
2007-6-25
来源:http://www.wqyd.org/bbs/viewthread.php?tid=2139&extra=page%3D1
天理时评 |
以我手写我心,用我们的公民权利,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
|||||
作者天理:政论作家、时事评论员和维权志愿者。天理真名叫陈启棠,男,广东省佛山市人。是土生土长的佛山人。在全世界各大网站上用的网名ID叫“天理”。自1998年上网以来,曾任多个论社区的版主、编辑、总编辑、管理员和区长。被称为“最富有批判精神的民主斗士”,是深青首届“十大杰出网络写作者”之一。天理志愿:在自己选择良知的同时,也同时唤醒和激励更多人加入到这正义的行动中来。天理近年在社会发生的一切有影响的灾难事件中写下大量的评论文章,特别是一系列震惊中外的的维权事件中,挺身而出,无私无畏,仗义执言! | ||||||
天理近照 |
||||||
|
Followers
Wednesday, July 04, 200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